在山东的体制内工作有发展前景吗?收入究竟多少?经历与收入曝光
"你看看隔壁老张家的儿子,在市里当公务员三年就买了房,还天天晒海鲜大餐!"这是我春节回老家时听到最多的话。这两年老家的年轻人找工作,父母都念叨着"考编考编,铁饭碗最香"。但真像传说中那么好吗?我专门采访了几个在山东体制内工作的朋友,他们的经历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真实。
先说说我表弟小张的故事。他2018年考进青岛税务局,当时工资才4000出头。可现在工作五年了,每月到手8000多,加上公积金和年底3万多奖金,年收入能到12万。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单位的福利:食堂三餐10块钱管饱,过年过节发的米面油堆满阳台,去年还给每人发了两张免费旅游门票。"现在每天准时五点下班接娃,比在私企的朋友强多了。"小张笑得合不拢嘴。
在济南某机关工作的小李更有发言权。他工作十年了,现在基本工资加上各种补贴每月能拿9000多,公积金每月交3000多。"前年单位分了人才公寓,首付才交了15万。"他算过一笔账,按现在的缴存比例,退休时公积金账户能有80多万。最神奇的是他们单位的医疗报销比例,"上个月我老爸住院花了一万八,自己才掏了八百多"。
说到发展前景,青岛某区直单位的老王最有说服力。他工作12年从科员熬到副科长,现在月收入涨到1.1万。"别看现在累点,等到了处级待遇能翻倍。"他给我看了去年的收入明细:基本工资6000,绩效补贴4000,公积金3500,再加上年终奖和精神文明奖,妥妥年入15万。更关键的是他们单位年轻人晋升"双通道","像我这种普通本科毕业的,只要踏实干,十年也能当上中层"。
要说最让人安心的,还得是退休保障。我二舅在某地级市事业编干了20年,现在每月养老金领7000多。"我们这退休金是按在职时工资的80%发,比企业退休的高一半。"他掰着手指算:"现在每月医保还返150,社区卫生院拿药基本不花钱。"他同事老李去年刚退休,直接被三家私立学校抢着聘去做督导,又被返聘了三年。
当然体制内的收入也要看"经营之道"。青岛税务局的小刘就深谙此道:"我们公积金按顶格交,相当于工资打八折存起来。"他算过账,工作五年公积金账户已经有15万,买首套房完全不用贷款。更别说每逢中秋春节,单位发的购物卡、海鲜券拿到手软。"去年光工会卡里的钱就消费了8000多,都是实打实的福利。"
工作强度虽有不同,但整体可控。济南某街道办的小赵跟我透露:"我们确实有忙的时候,但基本能保证双休。"她给我看了她们科室的排班表,正常工作日早八点半到晚五点,值班的话可以调休。"领导现在都讲究工作生活平衡,加班要审批还要发补贴。"她去年休完产假回来,职位一点没受影响。
要说发展前景,还真不是死水一潭。青岛某开发区的张主任就是典型例子:硕士毕业考进来时月薪5000,现在带团队做招商,项目做成有专项奖励。他去年牵头引进的新能源项目落地,拿了5万元绩效奖励。"现在推行'能者多得',干实事的人机会多得很。"
对于年轻人最关心的住房问题,山东各地都有人才新政。潍坊的小陈去年刚考上选调生,直接拿到10万安家费,租房子还有每月2000补贴。"我们单位刚建了青年人才公寓,两室一厅才收500租金。"他算过,按现在的工资增长速度,五年内就能把房子贷款还清。
这些真实经历告诉我们,在山东体制内工作,收入虽然比不上互联网精英,但胜在稳定可靠。更重要的是,随着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和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的推进,收入提升空间越来越大。就像青岛那位准时下班的小王说的:"体制内的钱,是细水长流型的。"这种稳稳的幸福,或许正是当下年轻人最需要的安全感。
(注:文中人物均为化名,具体数据基于受访者实际情况综合整理)
正规实盘配资网站,摩根策略,股票配资查询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