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份正是巫山脆李的采摘旺季。在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果农彭斌的果园里,一箱箱带着晨露的脆李正被搬下山,发往全国各地。彭斌常说,这几年果园里的脆李长得好,是因为脆李产业有一层看不见的“隐形护盾”,从脆李开花到采收,每个关键节点都有“隐形护盾”帮忙。
\n正在采摘脆李的果农彭斌。
\n守护脆李的“隐形护盾”,到底是什么?
\n巫山脆李多生长在海拔300到1200米的山地,山地立体气候明显,倒春寒、连阴雨这些天气很容易影响果实品质。彭斌回忆起以前种脆李的日子,“那些年都是全凭老经验和运气,如果遇上天气突变,损失常常不小。还记得有一年花期赶上一直下雨,授粉受了影响,结果收成差了一大截。”
\n现在不一样了。据上游新闻记者从相关单位获悉,巫山县气象局专门组建了“脆李气象服务专班”,并在产区布了157个自动气象站。彭斌所在的核心产区还有微型农业气象观测站、土壤水分站等,它们24小时不停歇,实时采集温度、湿度、降水等数据,并汇总到巫山脆李气象服务中心。
\n位于曲尺乡的微型农业气象观测站。
\n这些数据成了精准服务的基石。花期前,气象部门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趋势,预判可能出现连阴雨,就建议果农搭建避雨棚、喷施药剂。“气象部门给我的建议我照着做了,今年的授粉没受影响,坐果率比往年还高,跟着做,自己心里有底。”
\n强对流天气要来时,预警信息会准时发到彭斌的手机上,让他能赶紧做好防护,给他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今年6月,气象局利用脆李雨害风险评估模型,预测到当月25日至29日东部乡镇有高度雨害风险,及时提醒果农采取避雨、排水措施。收到消息后,彭斌第一时间组织工人搭起避雨棚、疏通排水沟,把果园的损失降到了最低。
\n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。
\n巫山县气象局还联合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,基于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和气候监测分析平台,制作精细化的脆李气象服务保障专报。专报里不仅有天气对脆李长势的影响,还有未来十天的天气趋势和各生长阶段的农事建议。这些专报通过微信群、农业天气通APP等渠道直达彭斌手里,成了他离不开的“种植宝典”,“以前靠经验猜天气,心里总打鼓,现在有了专报,啥时候该施肥、啥时候要防害,清清楚楚,踏实多了。”
\n气象部门的服务贯穿了脆李生长的全过程。花期时,专家根据气象条件给出调控建议;果实膨大期,专家又会分析光照、温度数据,进行科学施肥和灌溉指导。这些信息通过微信、短信及时推送,服务直接送到了田间地头。
\n更让彭斌高兴的是,气象部门还给巫山脆李做了“气候认证”。依托长期气象数据和气候品质评估模型,对脆李生长全程的光、温、水等条件量化分析后,给出了“特优”等级的认证。就凭着这个认证,彭斌的脆李在市场上特别抢手,售价比普通脆李高15%左右。“以前卖李子,得跟收购商反复说咱的果子甜,现在亮出‘特优’证书,不用多费口舌,订单自己就来了。”彭斌笑着说。
\n今年,巫山脆李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,产量预计超14万吨。在气象科技这个“隐形盾牌”的护航下,彭斌和乡亲们的“致富果”长得更稳、品质更优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金果子”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实习生 赵尹铭 采访对象供图
正规实盘配资网站,摩根策略,股票配资查询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