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李阿姨拿着体检报告吓得手直发抖:“大夫,磁共振成像(MRI)说我脑袋里有出血,这可怎么办?”医生看完安慰她说:“别怕,这只是脑微出血,就像水管内壁的锈迹,不是真正的脑出血!”脑微出血和脑出血有何区别?脑微出血有哪些危害?体检发现后该怎么办?
脑微出血和脑出血有何区别
脑微出血是一种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表现,它与脑出血虽名称相近,但性质截然不同。它其实是脑内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(<0.2毫米)悄悄渗了一丁点血,这些血细胞被清理后,会留下像“铁锈”一样的痕迹(含铁血黄素),磁共振成像显示为小黑点(通常<5毫米)。而脑出血一般由高血压等疾病引起。发病时,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、失语、瘫痪等症状,甚至危及生命。
脑微出血像水管内壁渗水,只留下“锈点”,大多数人没感觉。而真正的脑出血像水管爆裂,一下淹了房间(脑组织),可能让人突发头痛、瘫痪。
展开剩余72%谁在偷偷伤害你的脑血管
高血压。高血压是脑微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持续高于140/90毫米汞柱的血压像高压水枪不断冲击血管壁,使血管壁最终变硬、脆化、破裂漏水。
淀粉样血管病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 β淀粉样物质会在脑血管壁沉积,使血管壁变得僵硬、脆弱,弹性下降。当脑血管受到轻微外力或血压波动时,就容易破裂出血、渗血。
其他不可忽视的隐患。生活中的坏习惯,如长期大量吸烟,如同用打火机烤血管;酗酒等同于往脑血管中灌腐蚀剂;服用某些药物(如抗凝药)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;遗传性疾病、脑部感染或外伤等,也可能导致脑微出血。
脑微出血有哪些危害
大多数脑微出血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,往往是在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脑微出血可以被忽视。
痴呆的导火索。“锈点”多了,脑内“电线”(神经纤维)会短路,出现记性差、算不清账,甚至步态不稳等症状。
脑出血的预警灯。研究显示,每多1个“锈点”,未来脑出血风险会增加15%。
治疗的绊脚石。脑微出血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临床决策。如果脑梗死患者需要溶栓治疗,医生会数他“锈点”数量:≥5个要谨慎,≥10个可能直接禁用。
如果怀疑脑微出血或有相关家族史,医生会建议做头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(SWI)检查。该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脑微出血的部位和数量。建议直系亲属有早发性脑出血、微出血或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的患者,必要时完善基因筛查。
体检发现后该怎么办
不恐慌。少量无症状的脑微出血患者通常无需特别处理。
要复查。如果本身有高血压/痴呆家族史,建议每1~2年查一次SWI。
慎用药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、华法林者,要和医生商量是否需要减量。
保护血管有哪些方法
1.重视基础疾病管理。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重视基础疾病管理。这就好比给脑血管这座“城墙”加固,减少血管破裂、渗漏的风险。尤其要重视血压管理,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,早晚各测1次血压,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。
2.改变生活方式。吸烟和酗酒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戒烟可以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,降低血液黏稠度;限酒可以避免酒精对血管的刺激,保护血管健康。
3.保持均衡的饮食。多吃深色蔬菜、坚果。少吃咸菜、腊肉。
4.适当运动。推荐每天快走30分钟。
文: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孙金梅
编辑:刘洋杨真宇
校对:马杨
发布于:北京市正规实盘配资网站,摩根策略,股票配资查询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