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案情回顾】
2022年4月12日,湖南衡阳,一位好心的邻居发现,年仅6岁的小女孩倩倩独自蜷缩在楼道里,脸上、身上布满了伤痕,小小的身体在黑暗中瑟瑟发抖 。邻居赶紧报了警。警察赶到现场后,发现倩倩家弥漫着浓烈的酒味,她的父亲何力对女儿的遭遇却表现得十分冷漠。
经过调查,发现倩倩的噩梦从2岁就开始了。从2018年起,她就频繁因为受伤前往医院就诊,骨折、烟头烫伤……各种伤痕布满了她小小的身躯。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,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何力!何力酒后就会对女儿拳脚相加,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全都发泄在这个无辜的孩子身上 。
最终,何力因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。
【法新说法】
一、涉事男子行径恶劣,为何仅判1年8个月?为何只能被判虐待罪,不与故意伤害罪并罚?
1. 《刑法》第260条: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,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管制;致被害人重伤、死亡的,处2-7年有期徒刑。
法院认定“粉碎性骨折”构成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》中的轻伤一级(非重伤),故适用“情节恶劣”基础档量刑(2年以下)。判1年8个月已接近该档上限(扣除未满重伤的刑期空间)。
2. 未认定故意伤害罪的原因:
行为连续性:长期虐待(烟头烫、多次住院)体现持续侵害故意,符合虐待罪“长期性、多次性”要件。
要构成故意伤害罪,要求行为人殴打他人致人伤势达到轻伤及以上级别的程度。因此,在前述案件中,若无法证明何力单次暴力行为导致倩倩伤势达到轻伤及以上程度,则吸收进虐待罪整体评价,不并罚。
二、虐待罪的最高量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?
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
⏵结果要件:
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(如器官功能永久丧失、植物人状态);
本案粉碎性骨折经治疗后未遗留功能障碍,不构成重伤。
⏵情节要件(参考《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》第17条):
虐待手段特别残忍(如火烧、针刺);
针对幼童、老人等无反抗能力者;
长期虐待且屡教不改。
三、酒是不法行径的挡箭牌吗?喝酒之后真的会影响行为判断吗?
⏵《刑法》第18条第4款:醉酒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⏵最高法司法解释:醉酒不构成法定从轻情节,亦不阻却犯罪故意。
⏵酒精会降低行为控制力(如冲动加剧),但不影响事前犯罪意图形成。
⏵本案中,男子长期虐待女儿证明其存在持续犯罪故意,醉酒仅是行为催化剂,不减轻罪责。
【结语】
酒精稀释不了人性的刻度,暴力却足以丈量一个时代的暗伤。法律可以计量刑期,却计量不出童年被盗走的星光;条文能定义虐待罪,却定义不了亲情异化的深渊。
真正的救赎不在刑满释放之日,而在于:
让每声啼哭都能刺穿麻木的耳膜,
让每道伤疤都成为社会的神经痛,
让每个孩子不必以骨折为代价,
换取成人世界迟到的清醒。
【互动话题】您支持提高虐待儿童罪量刑吗?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------
关注张博律师,法律路上不迷失!
正规实盘配资网站,摩根策略,股票配资查询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